踏入深秋,天气转冷,小酌一杯以温热身体。惬意不过。
秋冬季节,渐感天气寒冷,不少人喜欢喝点小酒,温热身体。这其中似乎也体现了养生之道。有人认为,秋冬喝酒,有利于缓解手脚冰冻、风湿骨痛等症状,有着保健作用。
适量饮酒可活血祛风
酒与医学关系密切,可以说渊源长久,其中有“医源于酒”的说法。“医”作“醫”,拆分来看,“医”表示外部创伤,“殳”表示按摩热敷、针刺治病,“酉”本为酒器,与“酒”意通,表示酒是内服药。
《说文解字》中:“医之性然得酒而使”,“酒所以治病也”。酒,在古代,被认为是一种医治百病的灵药。
酒以医用,在中国已经流传了很久的历史。很多人认为喝酒可以缓解手脚冰冻、风湿骨痛等问题,其实是有道理的。从中医的角度来说,酒本身就有活血祛风的作用,而秋冬季节,天气寒冷,酒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能减轻市民常见的关节酸痛等问题。
有人认为,秋冬季节喝酒最好温着喝,这样才不易伤害五脏。这个说法可能在北方比较流行,“照传统的观点,黄酒温着喝比较好,但是白酒似乎没有这个说法。在南方,很少会冷到零摄氏度以下的,所以似乎没有这个必要。可以以10摄氏度作为标准,低于这个标准,可考虑将酒温热来喝。
药酒还需对症下药
不过,酒想要达到最有效的药用效果,更重要的还是要与药材搭配服之,以作保健之用。
浸泡药酒,早在秦汉时期已经出现了,《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现在有很多专业的厂家制作浸泡药酒,而不少家庭也会自己制作。但是,私人制作需要注意一些问题,就是要“对症下药”。
不同的人、不同的体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季节,需要喝不同的酒。
但是,就像补品不是每个人都能“受得住”一样,药酒也不能随便喝。
现在市场有许多专业机构生产的药酒,市民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购买。最近入秋,建议朋友们可饮用温补类药酒。
自制需留神慎防中毒
不过,更多朋友喜欢自泡药酒。
私人制作药酒,其中体现了民间流传下来的智慧沉淀。但是,也有朋友因医学知识上的缺失,而酿成了大错。
这种事情经常会发生。比如大家很熟悉的何首乌,生食的话,就会对人的肝功能造成损害。很多人未经药品制作就去食用,使这个药材背上了骂名。中药材一般是需要炮制后才能入药,而这个过程中,已经把其中不好的东西撇除,留下医学上需要的药用价值。
同时,有些朋友喜欢用多种药材同时泡酒,认为这样“够补”。但是,医生提醒,这可能导致泡酒的药材,药性相互抵消,甚至互斥而致中毒。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材,以免酿成大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