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同源”是传统中医提出的概念,指许多食物即药物,它们之间并无绝对的分界线,诸如山药、枣和莲子等为大众所熟知的食品都是“药食同源”物质,已被卫健委明确纳入了药食同源目录中,既可作为食品也可以作为中医药销售。
早在先秦《黄帝内经》,就有了“药以祛之,食以随之”的思想,并形成了食药的整体理论体系,如四气、五味、升降浮沉、气味厚薄以及毒性等。在人们的日程生活中,人们使用炙、烤、煨、炖、焖、炮、烩、煎、煮、烧等多种方式烹饪天南地北的各色食物,满足了口腹之欲,却也衍生出食药同源、饮食养生的观念。
我国深厚的中医文化基础,传承了上千年的药食同源理念有深厚的中医学背书,使得新时代的社会主体人群90后和Z时代(95后)对药食同源很是追捧,掀起一轮又一轮的滋补养生热潮。药食同源这一理念,如今渗透在很多人的茶、食、汤、酒中。
2018年卫健委开展了党参、肉苁蓉、黄芪等9种物质试点纳入药食同源名录的工作,不仅让民众无需处方即可在药店购买药食同源的中西饮片,进一步缩短了民众和药食同源产品和中式滋补产品的距离,也使得传承了中医文化上千年的肉苁蓉被大众熟知,让这味被誉为“沙漠人参”的中华九大仙草之一的中药材更加物尽其用。
目前,药食同源名录正在逐渐地扩展完善。
随着政策的进一步成熟,配合利好的中医药政策环境,更多企业可以背靠老中医或者老医馆,根据其给出的一些具有针对性功效的方子,利用多种药食同源的中式滋补品,凭借现代食品工业的技术开发出符合新时代潮流的食品。如人参、党参、黄芪、肉苁蓉等相比,最大的区别,也是它们的最大优点,是无任何副作用。因此被历来医家 评价为“温补”“性平”,是 “药食同源”的典范,即可以当成正常食物充饥使用,用者没有避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