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苁蓉属植物中六种苯乙醇苷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的构效关系研究
杨建华1,2,胡君萍2,热娜·卡斯木2*,
(1.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1;2.新疆医科大学药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4)
摘要目的:研究肉苁蓉属植物中苯乙醇苷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的构效关系。方法:采用DP H·自由基分析法,对肉苁蓉属植物中的6种苯乙醇苷单体成分进行抗氧化活性的测试,根据其结构特征和活性测定结果,初步推断苯乙醇苷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的构效关系。结果:不同化学结构的苯乙醇苷化合物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存在一定差异,其抗氧化能力的顺序为2′-乙酰基毛蕊花糖苷﹥毛蕊花糖苷≥管花苷B≥异毛蕊花糖苷>松果菊苷>肉苁蓉苷A,它们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与浓度呈明显量效关系。结论:肉苁蓉属植物中苯乙醇苷类的抗氧化活性与苷元及苯丙烯酰基上的酚羟基数目、酚羟基连接位置、化合物空间位阻的大小、中心葡萄糖2位上乙酰基的取代均存在一定关系,与苯乙烯酰基上的α,β不饱和酮结构片断可能也有一定关联。
关键词 肉苁蓉;苯乙醇苷;抗氧化活性;构效关系;DP H·
中图分类号:R28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454(2009)07-1067-03
中药肉苁蓉为列当科肉苁蓉属植物肉苁蓉Cistanchesalsa(C.A.Mey.)G.Beck干燥带鳞叶的肉质茎,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它在历代补肾壮阳方剂中出现的频率最高,在抗老防衰类中药处方中出现频率仅次于人参位居第二,有着“沙漠人参”之美誉。苯乙醇苷类是肉苁蓉属植物的特色成分,目前已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30余种此类化合物,药理研究也已基本明确该类化合物是肉苁蓉发挥药理活性的主要物质基础〔1,2〕。
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DPH·)是一种较为稳定的自由基,其N上有一个游离电子。DPH·的甲醇溶液呈紫色,在517nm处有最大吸收峰,当有自由基清除剂存在时,由于与其单电子配对而使其吸收逐渐消失,它的褪色程度与其接受的电子数成定量关系。因此,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DPH·与试样液反应后吸光值的变化,可检定试样清除自由基抗氧化的能〔3,4〕。目前关于肉苁蓉中苯乙醇苷类成分清除自由基的抗氧化研究已有所报道,但尚未见对其抗氧化性与活性物质间构效关系的分析。本文首次采用DPH·自由基分析法,对肉苁蓉中的6种苯乙醇苷单体进行了抗氧化活性的测试,根据这些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和活性测定结果,初步推断了苯乙醇苷类成分抗氧化活性的构效关系。
VitaminC是目前公认的活性较强并被广泛应用的抗氧剂,因此本实验选择VitaminC作为苯乙醇苷类化合物清除自由基抗氧化能力的阳性对照。
参考文献
[1]雷丽,宋志宏,屠鹏飞.肉苁蓉属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J].中草药,2003,34(5):473-476.
[2]宋志宏,雷丽,屠鹏飞.肉苁蓉属植物的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中草药,2003,34(9):附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