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苁蓉药材市场调查及规格等级标准△
李代晴1,徐荣1,何秀丽1,冯茹1,徐常青1,刘同宁2,陈君1
1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濒危药材繁育国家工程实验室,北京100193;
2宁夏永宁县本草苁蓉种植基地,宁夏银川750100
[摘要]肉苁蓉是我国常用补益类名贵药材,具有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等功效。同时,肉苁蓉(荒漠)还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列入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名单,日常使用需求量大。市场上肉苁蓉分级混乱、标准不一,不同商品规格的肉苁蓉价格相差很多。通过对本草典籍、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文献中肉苁蓉规格等级标准进行梳理及对各大药材市场的实际分级情况和商品价格进行调研,分析基原、产地因素、野生来源与人工种植、采收季节、生育期、生长年限和个体大小等与规格等级有关的因素对肉苁蓉药材质量的影响,提出了根据基原区分规格,以产地、生育期和个体大小划分等级的建议标准,以期为肉苁蓉商品规格等级的优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肉苁蓉;规格;等级;标准;质量;市场调查
[中图分类号]R2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4890(2021)03040108
doi:1013313/jissn1673489020200803006
肉苁蓉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为上品补益类中药,用于肾阳不足、精血亏虚、阳痿不孕、腰膝酸软、筋骨无力、肠燥便秘[1]。且肉苁蓉安全无毒,小剂量长期服用能增力解乏、暖腰壮阳。现代研究表明,肉苁蓉还具有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免疫力、抗衰老等功效[2],以肉苁蓉为原料开发的保健品如“中国劲酒”“汇仁牌骨力康胶囊”也广受认可。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2020年版规定肉苁蓉为列当科植物肉苁蓉CistanchedeserticolaYCMa或管花肉苁蓉Ctubulosa(Schenk)Wight的干燥带鳞叶的肉质茎[1]。前者是自古以来的肉苁蓉习用物种,也被一些学者建议称为荒漠肉苁蓉;后者是在肉苁蓉资源量降低、扩大药源的考虑下,自《中国药典》2005年版开始收录为基原植物。这2种基原的肉苁蓉在市场上价格差异巨大,最高时可相差近10倍。同一基原的肉苁蓉又可根据产地、大小、栽培或野生划分不同的规格等级。现行的肉苁蓉商品规格等级标准为1984年颁布的《76种药材商品规格标准》[3]。近几十年来,肉苁蓉的产业现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肉苁蓉为野生采挖,造成了资源枯竭和生态破坏,亟须发展肉苁蓉栽培技术。1985年,戈建新首次以梭梭为寄主成功进行荒漠肉苁蓉人工种植,20世纪90年代管花肉苁蓉也试种成功,国家已明令禁止采挖野生肉苁蓉[4]。截至2016年,新疆栽培管花肉苁蓉的面积约为136×104hm2[5]。2015年,内蒙古栽培荒漠肉苁蓉的面积约2×104hm2[6]。据测算,栽培荒漠肉苁蓉的利润在接种后5年即可达440元/hm2,之后每年平均为354元/hm2[7]。目前,有196种中成药以肉苁蓉为原料。以优质的原料投产有助于提高药品的疗效,需要对肉苁蓉的商品规格进行研究,依据品质分级,以实现优质优价。
本研究通过综合分析本草典籍、行业标准及文献中肉苁蓉规格等级标准,结合市场调查中肉苁蓉的实际分级情况和商品价格,列举了与其等级规格和价格差异有关的影响因素,分析影响因素与药材质量之间的关系,以期为肉苁蓉商品规格等级的优化提供参考。
1肉苁蓉规格等级标准记载及相关研究
11历史文献记载
早在公元480年,陶弘景[8]在《本草经集注》中首次对肉苁蓉的等级进行了介绍:“今第一出陇西,形扁广,柔润,多花而味甘。次出北国者,形短而少花。巴东、建平间亦有,而不如也”。此方法按产地划分的等级,第一等出产于甘肃,根据描述推测为荒漠肉苁蓉;第二等产自陕西、山西一带,体型小,花序少,可能为盐生肉苁蓉;第三等产自四川。《新修本草》中解释其为“草苁蓉”,考证为列当OrobanchecoerulescensSteph,盐生肉苁蓉和列当现已不作为肉苁蓉基原植物。宋代苏颂[9]的《本草图经》亦对产地优劣有少量阐述:“生河西山谷及代郡雁门,今陕西州郡多有之,然不及西羌界中来者,肉浓而力紧”,说的也是当时山西、内蒙古、河北蔚县及陕西北部一带的肉苁蓉出产较多,但不如甘肃地区(西羌)产的肉质多且药力强。可见宋代肉苁蓉仍以产地作为分级标准。至清代,《本草从新》载:“长大如臂,重至斤许,有松子鳞甲者良”[10]。2001年《新编中药志》中记载:“以条粗壮、密被鳞片、色暗棕、质柔润者为佳”[11]。清代以后,个体大小、外观、颜色和质地等性状特征逐渐开始作为肉苁蓉品质评价标准。
1984年,原国家医药管理局和卫生部联合制定的《76种药材商品规格标准》中,将肉苁蓉分成甜苁蓉和咸苁蓉2个规格,没有划分等级,全部以统货销售[3]。甜苁蓉即春季采挖后未经盐湖浸泡直接晒干的肉苁蓉,外观与鲜品相差不大,呈略扁的圆柱形,表面褐色,断面棕褐色,质坚硬或柔韧,气微,味微甜。咸苁蓉为秋季采挖后的新鲜肉苁蓉投入盐湖所得,形状较甜苁蓉更扁,颜色也更深,表面黑褐色,断面黑色或墨绿色,质地柔软,有光泽,味咸。因为秋季肉苁蓉含水量较高,难以干燥,干燥不彻底的肉苁蓉在运输过程中易发霉腐败,因而产地加工用盐浸泡有助于脱水。此外,盐入肾经,也能增加肉苁蓉补肾阳的功效。清代《植物名实图考》记载:“肉苁蓉……今药肆所售皆盐制。”[12]随着干燥工艺的改善和交通运输的便利,目前各产地和市场极少有咸苁蓉销售。
12规格等级研究和分级指标
面对新的市场现状,2018年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布了《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肉苁蓉》[13],以肉质茎长度、直径和1kg肉质茎数将肉苁蓉选货规格分为一等和二等2个等级,具体等级信息见表1。
现代研究发现,管花肉苁蓉的苯乙醇苷类成分含量显著高于荒漠肉苁蓉,多糖和浸出物含量则相反。王力伟等[18]比较不同基原肉苁蓉中的14种苯乙醇苷类化合物,发现管花肉苁蓉中松果菊苷、毛蕊花糖苷、管花苷A和2′毛蕊花糖苷含量显著高于荒漠肉苁蓉,平均含量相差十几倍,但肉苁蓉苷A、肉苁蓉苷C等其他苯乙醇苷类成分,均是荒漠肉苁蓉中含量较高。石子仪等[19]测得管花肉苁蓉不含甜菜碱和蔗糖,而荒漠肉苁蓉中这2种成分含量较高,甘露醇、果糖和葡萄糖含量差异无规律。Song等[20]对荒漠肉苁蓉和管花肉苁蓉进行了较全面的化学组分比较,共检测了513种成分并相对定量,发现荒漠肉苁蓉中含有丰富的甜菜碱、管花苷B及柠檬酸、琥珀酸等三羧酸循环(TCA)代谢物,管花肉苁蓉中含有丰富的松果菊苷、毛蕊花糖苷、管花苷A、肉苁蓉苷D和kankanosideK等苯乙醇苷类成分。可见,两者在化学成分的种类和含量上都具有显著差异,应在临床应用上加以区分。管花肉苁蓉的高苯乙醇苷类成分含量使其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和抗衰老作用,多作为原料用于中成药和保健品中,如杏辉天力(杭州)药业有限公司以管花肉苁蓉为原料研制出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二类新药;荒漠肉苁蓉多糖和浸出物含量高,长于增强免疫力和润肠通便,常用于临床治疗和食疗保健。因此,不必过分强调两者的质量比较,区分规格即可。
中间内容太多,此部分已省略…………
4结论与展望
综合上述分析,以性状为判断指标,等级与药材质量密切相关。建议标准为规格按不同基原分为荒漠肉苁蓉和管花肉苁蓉2种;荒漠肉苁蓉按产地分2个等级,一等为道地产区内蒙古及与内蒙古同一生态型的甘肃宁夏青海产区,二等为新疆产地;管花肉苁蓉仅产自新疆,无需区分;荒漠肉苁蓉和管花肉苁蓉均按生长阶段分为2个等级,一等为未出土药材,性状表现为质地柔软,二等为出土药材,略微干瘪,质地坚硬。个体大小以干质量划分等级,干质量大为优。采收期、生长年限、野生或人工种植均不作为等级划分标准。
此外,有较多研究表明确肉苁蓉药材不同部位的有效成分含量(顶部、中部、基部)有较大差异。郭雄飞等[34]测得同一株管花肉苁蓉中,顶部和基部的松果菊苷含量差异最大达224倍,毛蕊花糖苷最大为167倍,苯乙醇总苷最大为87倍。陈君等[35]也发现荒漠肉苁蓉基部的毛蕊花糖苷含量明显高于顶部,平均高22倍,最高可达47倍。在实际商品销售中,已有部分商家将肉苁蓉基部切片作为质量更优者售卖,但肉苁蓉不同部位的性状区分并不明显,制定标准后掺假可能性极高,因此未列入建议标准。
在市场调查中,还发现了一种名为“油苁蓉”的特殊肉苁蓉。其新鲜茎为紫色或红棕色,干燥后较普通肉苁蓉更为黑亮、油腻,断面呈黑紫色,质地柔软,切片后迎光透亮,味道也更甜。陈敏等[36]测得“油苁蓉”药材松果菊苷含量是一般肉苁蓉的25倍,毛蕊花糖苷含量是38倍,多糖含量是2倍,其生长周期和生长环境与肉苁蓉并无差别。据当地人介绍,油苁蓉播种后仍为油苁蓉,可能为肉苁蓉的稳定变异类型,可以考虑作为肉苁蓉的优质品加以区分。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和养生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加,对荒漠肉苁蓉这种药食同源中药的需求也逐渐增多。随着现代分析检测技术的进步,一测多评、化学计量学的发展,使我们对中药材的质量可以做出更全面、综合的评价。因此,分析市场上现有肉苁蓉产品的质量差异,制定更规范合理的肉苁蓉规格等级和分级标准,仍需要开展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140141.
[2]LIZ,LINH,LONGG,etal.HerbaCistanche(RouCongRong):Oneofthebestpharmaceuticalgifts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J].FrontPharmacol,2016,7(15):4147.
[3]国家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七十六种药材商品规格标准[M].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84:19.
[4]XUR,CHENJ,CHENSL,etal.CistanchedeserticolaMacultivatedasanewcropinChina[J].GenetResourCropEvol,2009,56(1):137142.
[5]哈不力别克·苏力堂别克,叶尔夏提·努拉志.从进出口贸易谈新疆肉苁蓉的保护[J].新疆林业,2016(6):68.
[6]屠鹏飞,姜勇,郭玉海,等.发展肉苁蓉生态产业推进西部荒漠地区生态文明[J].中国现代中药,2015,17(4):297301.
[7]范敬龙,李丙文,徐新文,等.基于植物防沙工程的沙产业技术进展———以肉苁蓉种植产业为例[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0,35(6):717723.
[8]陶弘景.本草经集注[M].尚志钧,尚元胜,辑校.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239.
[9]苏颂.本草图经[M].尚志钧,辑校.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18.
[10]吴仪洛.本草从新[M].陆拯,赵法新,陈明显,等,点校.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19.
[11]肖培根.新编中药志[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109.
[12]吴其?.植物名实图考[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713.
[13]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商品规格等级肉苁蓉:T/CACM1021.39—2018[S].北京:中华中医药学会,2018.
[14]屠鹏飞,陈庆亮,姜勇,等.管花肉苁蓉及其寄主柽柳栽培技术[J].中国现代中药,2015,17(4):349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