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苁蓉治疗性功能障碍
俞宜年
(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福建福州350003)
[摘要]文章从药理与临床阐述了肉苁蓉在治疗性功能障碍上的阴阳两擅之长,颇有见解。
[关键词]肉苁蓉;性功能障碍;中医药疗法
[中图分类号]R69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951X(2008)02-0046-02
性功能障碍多与肾虚有关。肾虚有阴虚、阳虚之分,临床上滋阴则虑碍阳,壮阳则虑伤阴,颇费踌躇,笔者认为,欲觅滋阴壮阳两擅其长之良药,则非肉苁蓉莫属。
1益阴壮阳两擅其长
肉苁蓉具有补益肾阳的功效,无庸细说,但若仅仅视之为“补阳”,则又未免有失偏颇,本草学的经典著作《神农本草经》指出“(肉苁蓉)主五劳七伤,补中,除茎中寒热,养五脏,强阴益精气,多子。”[1]强调肉苁蓉具有强阴益精气的功效,其说对后世中医学者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如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本品“峻补精血”,主治“男子绝阳不兴,女子绝阴不产,润五脏,男子泄精,女子阴痛。”[2]明·张景岳说本品“味重阴也……补阴阳。”[3]清·张秉成说本品“壮阳滋肾”[4]。黄宫绣说本品“滋肾润燥”[5]。近人叶橘泉先生也称许本品“为强壮补精药,治遗精、阳痿,暖腰膝,催情欲。”[6]全国名老中医颜德馨教授认为本品“既能温通肾阳,又能滋养精血。”[7]笔者认为,阴精是阳气机能活动的必要物质基础,阳气依靠阴精的资助得以生生不息,肉苁蓉既善于滋补阴精,则正如黄宫绣所说“阳随阴附而阳自见兴耳。”
2制法讲究药性和缓
再从肉苁蓉的性味分析,它性味甘咸温,甘温补阳气,咸属阴且其肉质柔润丰厚,自然有益于阴精,《本草正义》论说“苁蓉为极润之品,市肆皆以盐渍,乃能久藏,古书皆称其微温,而今则为咸味久渍,温性已化除净绝……”是从实际而言,自然令人信服。今人张炳鑫研究指出,肉苁蓉生者甘而微温,咸而质润;酒制者则变为甘辛咸温,增强了温补之性[8],其说可从.现代药理研究也表明,盐制者补肾功效比淡苁蓉为强,肉苁蓉古称从容,可见古人很早就认识到本品功力和缓的特点,确实,本品温而不热,补而不峻,暖而不燥,滑而不泄,补阳而不燥,滋阴而不腻,肉苁蓉这些性味特点,与其他药性温燥的助阳药如仙茅、阳起石等,有着鲜明的区别,亦惟其如此,若论壮阳,它不及鹿茸、仙茅;若论滋阴,它不及熟地、龟板。
3配伍得当疗效益彰
基于以上认识,无论肾阳亏虚、肾阴亏虚引起的性功障,均可应用肉苁蓉,而关键在于配伍应用,以扬其长避其短,充分发挥其滋阴补阳的作用。如:同鳝鱼为末,黄精汁为丸服之,力增十倍……合菟丝子,治尿血泄精.佐精羊肉,治精败。”(《得配本草》)属肾阴亏证,常与熟地、龟板等配伍应用;肾阳虚证,常与鹿茸、仙灵脾等配伍应用。选方方面,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针对阳痿、性欲低下、高潮缺乏,可参考《医心方》肉苁蓉丸、《千金要方》苁蓉散、陈士铎扶命生火丹和壮火丹、名老中医陈树森经验方,还有些古方如全鹿丸、赞育丹、铁钩丸等(以上各方均含肉苁蓉)也很有临床参考价值;若针对早泄、不射精症,可参考《普济方》四精丸、张子琳先生内补鹿茸丸(鹿茸、肉苁蓉等);若是精子减少、精子活力低下症,可参考赵锡武先生经验方(天雄、肉苁蓉、淫羊藿、枸杞)等。刘沈秋先生生精五子汤(补骨脂、肉苁蓉、枸杞等),生精赞育丸(仙茅、仙灵脾、肉苁蓉、枸杞)等。妇女性高潮缺失,可参考罗元恺先生临床经验,选用龟鹿二仙胶加肉苁蓉。笔者临床观察,近年来由于心理因素导致的性功障有逐渐增多的趋势,思虑伤神者,可酌配柏子仁、酸枣仁等;恐惧伤肾者,可酌配熟地黄、制首乌等;怫郁伤肝者,可酌配白蒺藜、合欢皮等。
4食疗为辅通补两用
性功障患者尚可酌选古代食疗名方羊肾(或羊肉)苁蓉粥、平补酒、保真酒作为辅助治疗。由于本品具有良好的润肠通便功效,对性功障兼有便秘者,我临床上通常作为首选药。临床常用量为15~20 g,大量可用至30 g,笔者经长期临床观察,未发现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黄爽辑.神农本草经[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2:73
[2]李时珍.本草纲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728
[3]李志庸.张景岳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1536
[4]张秉成.本草便读[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58:12
[5]黄宫绣.本草求真[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44
[6]叶橘泉.现代实用中药[M].上海.上海科技卫生出版社,1958:142
[7]颜德馨.中医抗衰老秘要[M].上海.文汇出版社,1997:340
[8]张炳鑫.临床中药炮制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