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精、肾气不足,出现的便秘,多以老年人为主。正气亏虚日久,大黄、泻叶之类的攻伐,多属权宜,切忌久服,徒损正气,饮鸩止渴。以药物通行,关键在温与润。其中圣药,莫过于肉苁蓉。
肉苁蓉,主要生长在沙漠,甘肃、内蒙、新疆一带。从性状上看,苁蓉本身是肉质的,无论是内部的茎,还是外面的层层鳞片;为长圆柱形,略扁,略弯,末端膨大,中有细孔,其外形与男性阳具颇形似。。从质地上看,略硬,而颇有柔韧感,很难折断。肉质,柔韧,皆阴柔之性。
肉苁蓉归肾经和大肠经,因而可以推测,肉苁蓉有善于补精的功能。肾精不足者,阴阳俱亏。而苁蓉一味,兼有阴精之体,以及肾阳之气,所以从《神农本草经》开始,肉苁蓉就被视为补肾填精,且壮阳的上品。不仅如此,苁蓉之名,也体现了该药的性情。温而不燥,补而不烈,是为从容。对于肾精不足者,这种缓补的策略,无疑是恰当的。有意思的是,后世医家在不断应用的过程中发现,苁蓉还有个滑肠的特点。也就是会让大便变软,易于排出。对于肾虚便秘来说,自然心中大慰。
也正因为肉苁蓉温肾、滑肠,这两个特点,如果一个人的便秘,不是肾精亏虚引起的,而是热邪亢盛造成的,那就绝对不能用苁蓉来治了。同时,如果这个人有肾精不足的表现,但同时大便又不成形,同样也不适合用肉苁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