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过后,数九寒冬将至,也给身体带了不少疾病。俗话说“数九寒天,冷在三九”,即“三九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期,这时候当然少不了饮食养生!饮食养生追求养之有道,不同种类的食物有不同的养生效果,要怎么做选择呢?
各类食物都有温性、平性和寒性之分,搭配组合时要追求养之有道,是以补气为主,还是补血为主等。
各类食物如何分温平寒性
饮食养生分为粮豆类、禽肉类、水产类、蔬菜类和水果类五大类,各类食物都有温性、平性和寒性之分——
粮豆类:面粉、豆油、酒、醋等属温性;糯米、玉米、黄豆、豌豆、红豆等属平性;小麦、荞麦、绿豆、豆腐、豆浆等则属寒性。
禽肉类:羊肉、狗肉、鹿肉、牛肉、鸡肉等属温性;猪肉、鹅肉、雁肉、鸽肉等属平性;兔肉、鸭肉、鸭蛋等属寒性。
水产类:黄鳝、虾、草鱼属温性;鲤鱼、银鱼、大黄鱼、泥鳅等属平性;鳗鱼、螃蟹、甲鱼、牡砺、田螺等属寒性。
蔬菜类:姜葱蒜、韭菜、芥子、胡萝卜、香菜等属温性;山药、白萝卜、甘薯、马铃薯、葫芦、南瓜、西红柿、蘑菇等属平性;苋菜、菠菜、油菜、白菜、冬瓜、黄瓜、竹笋、芋头、茄子等属寒性。
水果类:龙眼、荔枝、核桃、乌梅、杨梅、樱桃等属温性;枇杷、葡萄、大枣、青梅、菠萝、苹果等属平性;梨、山楂、柑子、柚子、香蕉、甘蔗、柿子等属寒性。
补之不同,选择不同食物
饮食养生要四补:一补“气虚”,二补“阳虚”,三补“血虚”,四固“阴液”。补之不同,要选择不同的食物。
一补“气虚”,即补气。气温下降,机体更需固护卫气以御邪,需补气以推动血液运行,支持机体功能活动。如:土豆补胃气,山药益肾气,韭菜补中气,萝卜、香菇亦是补气佳品。
二补“阳虚”,即温阳。冬季的主时之邪为寒邪,养生重在温阳益精、补肾御寒,可有效强健我们的生命之基。如:鸡肉、牛肉、羊肉、狗肉、蛋类、豆制品、核桃、栗子、桂圆、红枣、生姜等。
三补“血虚”,即养血。冬天的主气是寒,寒性凝滞会使血液循环不畅,会带来一系列的不适反应。所以,养血活血是适宜大众的冬季养生之道。可选择进食当归、红枣、阿胶、红糖、猪肝等。
四补“阴液”,即滋阴。冬天阴气当令,肌表致密,阳气内敛而致偏盛,更加之冬季人们喜食辛辣温热之品,每易耗阴助阳,故此时注意保全阴分,此谓秋冬养阴之理。如枸杞、山药、银耳、桑葚、干贝、乌鸡等。
肉苁蓉有补脾肾、益精血、润肠道的功效
进补食疗方
肉苁蓉当归牛膝煲猪脊骨
【材料】猪脊骨300克,肉苁蓉30克,当归25克,牛膝15克,食盐适量。
【做法】猪脊骨斩件,洗净焯水。锅内加水煮沸,放入所有食材,大火烧开转小火煲1.5小时,调味即可。
【功效】肉苁蓉是名贵中药材,素有“沙漠人参”之美誉,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其性温味甘咸,有补脾肾、益精血、润肠道的功效。当归性温味甘辛,能补血和血、润燥滑肠,搭配能补肝肾又能利关节的牛膝,本汤尤其适合腰膝酸痛、肠燥便秘、精血不足的人群食用;因食材相对以润为主,适合秋冬干燥时大众饮用。
当归生姜羊肉汤
【材料】羊肉500克、当归15-30克、生姜50克。
【功效】该汤品奏补血调经,散寒止痛之效,冬季食用最适时宜。主治:血虚体瘦、头晕目眩、心悸气短、腰膝酸痛,或血虚有寒的腹中冷痛、痛经或产后虚寒腹痛。
桂花蜜糯米藕片
【材料】莲藕2节(去皮待用),糯米100克(浸过夜待用),莲子50克,红枣10颗,桂花10克,冰糖50克,红糖半片,桂花蜜2汤匙,白芝麻少许。
【功效】此膳食,能改善疲劳倦怠、面色无华、胃纳欠佳、手足冰凉、久泄便溏、体虚易感不适,尤宜大众冬天保健时食用。